绿捷锂电池带电破碎回收新项目落地:构建"城市矿山"全链条,引领动力电池绿色转型,从"污染源"到"资源库",锂电池回收开启绿色经济新纪元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0%的今天,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已成为破解资源约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绿捷环保在江西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的锂电池带电破碎回收处理设备项目,以创新技术打造集回收、拆解、再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将退役锂电池转化为高价值资源,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迈入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阶段。
一、核心技术突破:带电破碎技术重塑行业标准
1. 安全为先,破解传统工艺瓶颈
项目采用氮气保护带电破碎技术,无需预放电即可直接处理整包电池。在氧含量严格控制在2%以下的密闭环境中,通过高强度特种合金刀具瞬间破碎电池(。
2. 高效分选,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破碎后的物料经多级分选系统处理:
- 热解炉(400-600℃无氧环境)分解电解液和粘结剂,回收率超95%;
- 气流分选+磁选+涡电流分选精准分离铜、铝、隔膜及黑粉,铜铝回收率≥99%,黑粉纯度达99.5%。
3. 环保闭环,践行绿色生产
废气经RTO焚烧+活性炭吸附处理,VOCs去除率≥95%;废水采用膜分离技术循环利用;粉尘排放低于10mg/m³,全面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二、经济与环境效益:变废为宝的"黄金赛道"
1. 资源价值最大化
- 年处理5万吨废旧电池可回收锂盐3000吨、铜铝金属5000吨,减少原生矿产开采60万吨;
- 单吨电池利润达2000-3000元,年产值超亿元,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5-2年。
2. 碳减排与生态保护
较传统工艺节能40%,每吨电池处理减少碳排放1.5吨;杜绝重金属泄漏,保护土壤与水体安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三、政策驱动与产业协同: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
1. 政策红利释放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明确要求提升锂回收率(≥90%)、规范电动自行车电池处理,与项目技术指标高度契合,为行业树立标杆。
2. 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项目落地江西宜春经开区,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上下游企业形成"研发-制造-回收"闭环,打造超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3. 全球化布局
设备已出口欧洲、北美及东南亚90余国,服务赣锋锂业、特斯拉供应链,推动中国技术成为全球标准。
绿捷环保的锂电池带电破碎回收设备不仅解决了安全、效率与环保的行业痛点,更以"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为核心,将废旧电池转化为"城市矿山"。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这一项目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里程碑,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