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飞速发展,锂电池作为核心能源载体需求激增,但退役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却成为行业痛点。如何将“退役电池”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既避免环境污染,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绿捷打造的新能源项目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脱粉系统给出了创新答案。
一套高效、环保的废旧锂电池回收系统,涵盖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全流程。系统将实现废旧锂电池的自动化拆解、材料分离与资源化回收
1. 处理能力≥300吨/日,年运行时长≥8000小时;
2. 回收材料纯度达行业标准,可直接用于电池生产;
3. 设备寿命≥15年,关键部件(如超滤膜)寿命≥3年;
4. 废水排放达标,废气处理符合环保规范。
技术亮点:智能化与环保的双重突破
1. 全流程自动化:系统采用智能机械臂拆解电池模组,结合AI视觉识别技术精准分离正负极材料,减少人工干预,效率提升60%。
2. 绿色处理工艺:通过密闭负压系统控制粉尘与废气排放,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多级处理循环利用,实现“零污染”排放。
3. 资源闭环循环:回收的钴、锂、镍等金属通过提纯工艺,可重新作为电池原料,降低原材料开采依赖,减少碳排放。
4. 安全性能升级:系统配备防爆设计、智能温控与实时监测装置,确保高风险环节的安全生产。
行业意义:破解锂电回收困局,助力“双碳”目标
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退役锂电池量超50万吨,且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回收方式存在污染风险或资源回收率低的难题。项目落地标志着:
1. 技术标杆:智能化、环保化的回收系统为行业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
2. 经济价值:回收材料可替代部分原生矿产,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3. 社会责任:减少电池废弃物对土壤、水源的污染,践行企业ESG理念。
废旧锂电池不是‘垃圾’,而是等待开发的‘城市矿山’。未来我们将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构建‘回收-再生-再利用’的闭环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政策对电池回收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此类项目有望成为行业标配,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当“退役电池”在智能系统中焕发新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源的重生,更是绿色科技对未来的守护。期待更多企业加入这场循环经济的变革,共同书写低碳时代的创新篇章。